少爺兵

雖然只是剎那的一眼,但已令從事服裝設計的友人至今仍感震撼。事緣友人某日在內地的街道上,看見一對身材高挑的帥哥美女,穿著金色配搭黑色的「蒙古服飾」,像行走中的「衣架子」模特兒,穿梭於街道上,當時吸引了行人百分之二百的回頭率,友人心想:「中國具國際水準的服裝設計師早已在民間,正如課堂上老師所言:『四處遊歷吸取設計靈感的養(yǎng)分,才是真正而實在的體驗』。」

曾為無數演藝人設計過很多晚裝、禮服等的友人指,自己曾多次看到不少內地女士穿著漢服走上街,也看見很多熱愛中國文化的外籍男女穿著漢服,然而友人個人認為外國人不太適合穿著漢服,因為他們少了東方女性那股「東方韻味」,就如東方人穿著歐美服飾總予人一種「衣不稱身」的感覺一樣,所以友人的設計概念是服裝乃「因人而異」的作品。友人經常到法國米蘭觀看時裝騷,除為學習對方服裝剪裁技巧外,更明白在T臺上模特兒的服飾,不過是展現(xiàn)設計師們在未來設計方面的概念,根本就不會有人敢將他們的服裝著出街。

與法國朋友結伴往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聽中國越劇「頂流」演員陳麗君演唱一曲《鳳求凰》,友人表示湊巧遇見身形高挑的陳麗君穿著「軟布料」似絲絨的深色旗袍走進會場,竟被她旗袍袖口位的藍色、金色及披肩的繡片所吸引,細問之下才知道那些繡片是從中國貴州劍河帶回來的純手工老繡片,設計理念來源是「苗繡」的「蝴蝶媽媽」,不少外國人覺得「苗繡」很酷。事實上,中國不少民族都有他們的服飾特色風采,服裝設計就是「學無止境」的步伐,法國朋友續(xù)說不用「吹捧」,陳麗君的顏值和身形能駕馭很多不同風格的時裝,故此搵她代言的品牌亦不少。如她與外國鋼琴家合作所穿的「馬面裙」更著出美態(tài)。

友人強調自己頓感「茅塞頓開」,設計創(chuàng)意是無限的,視乎設計師們如何取材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