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香港文匯網(wǎng)記者 石華 深圳報道)4日,一項發(fā)表於國際學術期刊《細胞》的最新研究有望給癌癥治療帶來全新希望:科學家們成功破解了腫瘤與細菌之間的「對話」機制,首次揭示了細菌抗腫瘤的關鍵原理,為利用細菌治療惡性實體瘤提供了全新的思路。

該項研究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、定量合成生物學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劉陳立牽頭,聯(lián)合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(yǎng)與健康研究所肖意傳研究員團隊完成。

雖然早在150多年前,就有科學家用細菌來治療實體瘤。然而,由於細菌療法缺乏安全性和穩(wěn)定療效,其如曇花一現(xiàn)般匿跡在歷史中,鮮有問津。

通過構建一種特殊的合成菌株,中國科研人員發(fā)現(xiàn)合成細菌在結腸癌、黑色素瘤、膀胱癌等多種疾病動物模型上具有優(yōu)異的治療效果,但細菌究竟是如何抑制腫瘤的?又是如何不被機體的免疫系統(tǒng)當作「敵人」消滅?細菌與腫瘤之間到底「說了什麼」?

研究團隊歷時8年,成功揭示了腫瘤與細菌之間的這種「對話機制」,並將該療法在多種動物模型中進行驗證,結果顯示,這種合成生物改造的細菌能夠顯著抑制多種腫瘤的生長、復發(fā)和轉移。

這一研究成果不僅填補了細菌治療腫瘤領域的理論空白,為利用合成生物技術精準改造細菌提供了理論指導,還為未來的癌癥治療提供了全新的策略。

責任編輯: 張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