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香港文匯網(wǎng)記者 盧靜怡 廣州報道)粵港澳大灣區(qū)之美,不止繁華都市,更在山海之間的生命奇跡。3月12日,「靈動灣區(qū)——生物多樣性攝影展」在廣州開幕,集結粵港澳三地攝影師80餘幅攝影作品,以「山」「河」「海」「城」四個章節(jié),生動展現(xiàn)大灣區(qū)的生態(tài)之美。今次展覽將持續(xù)6天,到3月16日結束。值得關注的是,活動現(xiàn)場特別推出三條「生物多樣性看廣東」精品路線,亦為香港市民提供了深入探索灣區(qū)小眾生態(tài)秘境的「打卡指南」。

攝影展吸引市民來參觀打卡。(受訪者供圖)

粵港澳地區(qū)背枕南嶺,面朝南海,獨特的地形地貌構建起豐富的生態(tài),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(qū)之一。這次攝影展的作品,源自粵港澳攝影師、科研工作者和環(huán)保人士長達5000公里的足跡,用鏡頭記錄下大自然的萬物生靈,探索世界級城市群與生物多樣性和諧共生之路。

粵港澳的攝影愛好者在欣賞攝影作品。(受訪者供圖)

從南嶺腹地的黃腹角雉、紫紋兜蘭到惠東烏禽嶂的中華穿山甲,從伶仃洋的中華白海豚到湛江海域的勺嘴鷸、中華鳳頭燕鷗,既有在深圳灣聚集越冬的黑臉琵鷺,也有在廣州南沙濕地覓食的東方白鸛……嶺南大地上幾乎所有珍稀物種都能在本次攝影展中找到。這些作品內(nèi)容涉及面廣、影像質量高,見證了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」理念在嶺南大地的落地生根、生動實踐。

「靈動灣區(qū)——生物多樣性攝影展」在廣州市文化館舉行開幕儀式。(受訪者供圖)

暨南大學香港學生鄭皓文參觀展覽後表示,其實一直聽說在香港維多利亞港灣旁邊,有中華白海豚出沒,但自己還沒有機會親眼看到。「這次通過參加活動,來到湛江海邊看到了白海豚,彌補了這個遺憾。其實無論多發(fā)達的大城市,人與自然是可以共處的。就像白海豚一樣,既在自然之美中看到,又能在城市中聽到它的名字,是一件很美好的事?!?/p>

來自粵港澳三地攝影師代表、科研保護工作者以及高校師生來參觀展覽,打卡留念。(受訪者供圖)

本次活動由廣東省政府新聞辦指導,南方報業(yè)傳媒集團聯(lián)合廣東省新聞攝影學會共同舉辦。此外,活動現(xiàn)場還發(fā)布推出三條「生物多樣性看廣東」精品路線:以「打卡美麗灣區(qū)」詮釋人與自然共生之道;用「守護『海岸衛(wèi)士』」講述紅樹林保護實踐;借「走進南嶺秘境」展示嶺南生物多樣性研究樣本。這些線路串聯(lián)起17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地集群,涵蓋世界地質公園、國家濕地公園等特色打卡點,揭秘花鳥魚蟲背後的生態(tài)智慧,為粵港澳三地市民提供探尋旅遊攻略。

責任編輯: 孫嬌嬌